淮南市市场监管局以服务型行政执法打造优良营商环境
为深化服务型行政执法,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淮南市市场监管局将行政指导融入行政处罚,积极推行“预防为主、轻微免罚、重违严惩、过罚相当、事后回访”的市场监管服务型执法新模式,将“更有力度的服务、更有精度的监管、更有温度的执法”贯穿监管工作全过程和各环节。
一是创新服务手段,为民服务增“速度”。采取“把脉式”服务模式,让服务跑在监管前,服务贯穿执法中,用心用情用力服务企业。领导带队到企业听建议,问需问情,将服务前置化,提前介入,主动向企业送政策、送法律,加强帮扶指导,开展普法宣传。针对企业潜在的风险隐患,进行提醒告诫。
二是改进执法方式,为民服务添“温度”。将行政指导融入行政处罚案件,善用指导提醒、约谈整改、行政告诫、轻微免罚等柔性方式,深化包容审慎监管,在监管执法中主动纠正违法行为,实现行政指导与严格执法有机结合,法理与实践融会贯通,避免教条式、简单化“一罚了之”。对违法情节轻微、危害后果小的行为积极开展首违免罚、轻微免罚;对依法应当给予必要处罚的行为坚持“过罚相当、合情合理”。
三是强化信用共治,为民服务提“高度”。以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为依托,推进经营主体信用信息共建共享,织密织牢经营主体信用信息网。在发挥信用联合惩戒“利剑”作用,实现“一处违法、处处受限”的同时,采取“双书同送”“康复式回访”等信用修复机制,为相关企业“松绑”。以信用分级分类监管为着力点,大力推进信用等级高低差异化监管,对守信者“无事不扰”、让失信者“时时不安”,让经营者心有所戒、行有所止,全方位营造诚信市场环境,创优营商发展空间。
四是严查严办严惩,为民服务加“强度”。不断加强执法透明度,通过强化执法信息公示,及时曝光一批批典型案例。对于违法行为情节尤为严重的企业,将其列入“黑名单”,以示惩戒。积极推动严重违法失信等信用信息的互联共享,实施跨部门联合惩戒,进一步加大违法成本。
下一步,淮南市市场监管局将以柔性管理为主体、刚性执法为后盾,将行政提醒、告诫及行政指导等非强制性手段贯穿于行政执法的事前、事中、事后,教育、督促当事人履行法定义务,切实提升经营者的法律、法规意识,保护和维护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激发经营主体活力,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为企业发展营造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