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通区大力开展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站工作
大通区遵循“1+5+N”模式,融合“线上+线下”资源,搭建起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网络。“1”即在安徽唐兴装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设立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站,作为整个服务网络的中心;“5”即在5个市场监管所设立“一站式”服务网点,确保服务能够全覆盖;“N”即面向多领域多层次提供服务,特别是顶管掘进装备及相关产业,提供全链条、全方位、全过程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综合服务,同时为各类企业提供计量、标准、检验检测、知识产权和认证认可等一体化质量技术服务。通过服务网络,大通区夯实了企业质量根基,提升了核心竞争力。
一是坚持政府引领,夯实激励机制。成立以区委书记、区长为主任的区质量发展委员会,统筹推进“一站式”服务站发展建设。将顶管掘进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纳入《大通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推进顶管掘进装备制造产业园建设,主动承接长三角智能装备产业制造,逐步形成产、学、研多位一体的现代智能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出台《大通区质量品牌升级工程奖励办法》、《大通区顶管掘进装备产业质量强链行动方案》,支持质量品牌升级、质量成果实施应用、知识产权服务,对于获得政府质量奖、皖美品牌等荣誉、主导制定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获得标准化良好行为、获得服务业农业标准化示范试点给予奖励,进一步激发了企业的创新活力。
二是线上线下融合,创新服务模式。线上对接市局开发的“淮质惠”服务平台,积极动员企业注册,发放平台操作手册,告知企业各类模块如何使用,及时答复企业的各类问题,对于较为复杂的问题,通过电话直接沟通;线下完善工作机制,制定《大通区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工作方案》,明确业务受理、需求评估、服务开展、服务反馈的PDCA闭环式服务流程,实现一个窗口受理,一揽子全程跟踪服务的模式。借助“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世界计量日、世界认可日、质量月等重要节点,服务站组织了一系列宣传活动,通过现场咨询、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向企业和社会各界普及一站式服务的相关知识,提高了服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三是引领产业升级,带动技术创新。针对顶管掘进装备产业大型掘进动力设计与制造技术、削切耐磨技术、控制可靠性技术、同步驱动技术等关键领域质量特性要求,组织技术专家开展“技术问诊”,产学研合作攻克土质分析与工法技术、智能化管控与纠偏技术等多项技术瓶颈。促进企业引进世界一流的齿轮箱加工中心、矩形设备加工中心,各类先进的智能化数控生产中心等多台套设备,实现“精度管理”与应用,进一步改进生产工艺,提升产品质量。
今年以来,大通区“一站式”服务站线下服务企业50余户次、线上服务企业20余户次,服务内容涉及品牌建设、认证认可、标准、知识产权等方面,带动100余人就业。先后开展了计量服务中小企业行、对标达标提升专项行动、小微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行动、“三同”企业认证、质量强链进企业等服务活动,参与企业60余户次。兑现皖美品牌、标准制定、知识产权奖补10余万元。帮助10户企业进行专利密集型产品备案;办理18件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融资金额8000余万元;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21.94,同比增幅15.4%。吸纳技术合同成交额10.57亿元;输出技术合同成交额0.34亿元,其中吸纳沪苏浙高校院所技术合同成交额286.8万元。指导帮扶6户企业申请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按照产业链开发、价值链提升的路径,顶管掘进装备产业目前拥有发明专利59项,实用新型79项,外观设计1项。参与制定2项国家标准《全断面隧道掘进机 顶管机安全要求》、《全断面隧道掘进机 矩形土压平衡顶管机》,制定3项行业标准《建筑施工机械与设备 泥水平衡顶管机》、《全断面隧道掘进机 带式输送机》、《全断面隧道掘进机 土压平衡顶管机》。承担省部级科研项目3项:大截面城市管廊矩形顶管智能成套装备研发与应用、掘进小型盾构机、地下空间测量与导向技术研究与应用。大通区顶管掘进装备产业已成为国内顶管掘进装备重要供应基地,为建设质量强市、质量强链贡献了大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