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市市场监管局聚焦三大领域多方位推行穿透式监管
“从原料采购到生产过程,再到市场流通,每个环节都有明确的监管标准,现在生产更规范,心里也更有底了。”近日,在接受防爆电气生产企业专项检查时,某企业负责人对监管人员说道。这是我市在重点领域推行穿透式监管后,市场主体感受到的显著变化。
今年以来,我市聚焦防爆电气生产、殡葬服务、第一类医疗器械等与民生安全、市场秩序密切相关的重点领域,创新推出“方案领动、清单推动、职责跑动”的穿透式监管模式,打破传统监管“碎片化”“表面化”瓶颈,以全链条、全环节、全方位的监管举措,为行业健康发展筑牢“防护网”。
方案领动,量身定制监管“路线图”。监管不能“一刀切”,穿透式监管的核心在于“精准”,针对不同行业的产业特性,量身打造监管方案。在防爆电气生产领域,监管部门整合认证、质量、计量、信用四大手段,既核查企业生产资质的合规性,又追溯产品流向的可追溯性,实现从生产源头到市场终端的全链条穿透。对于殡葬行业,则重点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价格、垄断、虚假宣传等问题,运用价格监管、垄断查处、广告监测、信用惩戒等 7 种组合拳,直击高价殡葬、强制消费等痛点。针对第一类医疗器械备案人,监管方案更注重风险前置:通过严格准入审核、回顾性检查、动态监管、风险会商、社会共治监督等5种要素,将监管环节从“产品上市后”延伸至“研发备案时”,确保每一类医疗器械都能追溯到生产、流通、使用的全环节责任主体。
清单推动,按图索骥监管“施工图”。清单化管理,是穿透式监管的“施工图”。在防爆电气生产领域,监管清单细化到 13 种风险类型、45 项风险事项、21个关键风险点一目了然;殡葬服务领域,清单从3类监管对象的21个关键风险点被一一列明;第一类医疗器械备案人检查清单则聚焦5类监管类型,24项检查事项直指“备案材料真实性”“产品质量稳定性”等核心问题,10个关键风险点成为必查项。清单就像放大镜,让隐蔽的风险无所遁形。通过清单明确“查什么、怎么查、查到后怎么办”,监管效率得到大幅提升。
职责跑动,闭环落实监管“效果图”。监管的生命力在于落实。在防爆电气生产企业监管中,我市搭建的赋码追溯平台成为“利器”,产品总数从2024年的4766个增至6643个,每一件产品的生产信息、流向记录都可实时查询。结合平台数据,监管部门组织2次专项检查,用“一次检查、综合体检”代替多次上门,累计出动人员近60人次,梳理出生产流程不规范、标识不清晰等26个问题,并形成“问题、成因、整改、责任”四张清单,督促企业逐项整改。针对检查中排查出的风险隐患,监管部门联合企业、行业协会开展“会诊”,制定整改时限和复查标准,目前已完成闭环处置。这种“发现—整改—回头看”的闭环机制,让监管不再停留在检查完就结束,而是真正实现穿透式治理。
下一步,我市将在总结三大领域经验的基础上,逐步扩大穿透式监管覆盖范围,通过“方案精准制导、清单靶向发力、职责闭环落实”的模式,让监管既“无处不在”又“恰到好处”,为经营主体营造更规范、更安心的发展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