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市市场监管局完善四项信用修复机制 助力经营主体“重塑信用”轻装前行​

发布日期:2025-09-17 17:02 来源:信用监管科 作者:信用监管科 浏览次数: 字号:

近日,淮南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完善信用修复管理机制,全面推行“三书同达”“承诺容缺”“并联修复”“共享联动”四项机制,通过流程优化与服务升级,破解市场主体信用修复中的堵点难点,为优化当地营商环境注入新动能。

“三书同达”强引导,从“事后处置”到“事前提醒”。 “以前收到处罚决定书后,不知道怎么修复信用,等想起要办时又错过最佳时机。现在三份文书一起送,修复条件、流程写得明明白白,还能提前规划合规整改。”淮南某食品经营企业负责人拿到同步送达的三份文书后说道。按照淮南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三书同达”工作机制要求,市市场监管部门在向市场主体送达《行政处罚决定书》或《列入严重违法失信名单决定书》时,必须同步送达《信用修复告知书》和《行政合规建设提示书》,主动告知失信信息公示范围、修复条件、办理流程及合规建议,推动监管服务从事后处置向事前提醒、事中引导转变。今年以来,已累计送达1065份。

“承诺容缺”减负担,从“多次跑腿”到“先办后补”。 “之前补办材料来回跑了两趟,现在签个承诺书就能先办,节省了不少时间。”某餐饮企业经办人对这一举措赞不绝口。据了解,针对市场主体申请信用修复时易因材料不全“跑断腿”的问题,市市场监管局建立6项承诺容缺办理清单,为全市容缺办理提供指引,有效减少经营主体跑动次数,压缩修复办理周期。截至目前,全市共容缺办理548户次。

“并联修复”破壁垒,从“多头申请”到“一次办结”。 为解决同一主体多项失信记录或多分支机构分别失信需“多头申请、重复办理”的难题,淮南市建立“并联修复”机制,通过“一次申请、一门受理、同步核查、多项修复”模式,经营主体无需逐项、逐分支机构单独申请,只需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安徽)提交一次申请,由属地市场监管部门牵头汇总失信信息,协调多部门同步审核,符合条件的一并完成修复。此项机制将大幅降低企业时间成本,实现违法信息的高效修复。

“共享联动”提效率,从“人工办理”到“即享即办”。在数据协同方面,持续深化与发改部门的“共享联动”机制,推进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安徽)与“信用中国(安徽)”网站深度联通,针对市场监管部门作出的警告、通报批评类行政处罚信息,推行“即申即享”“免申即享”服务。

四项机制的落地,将有效打通信用修复“最后一公里”。此外,市市场监管局强化线下服务保障,推进信用修复驿站常态化运行,持续开展信用修复“进工业园区、进经济开发区、进商业集中区、进乡镇(街道)、进企业”活动,精准对接市场主体需求,助力市场主体“重塑信用”轻装前行。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