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市市场监管局创新“双无监管”模式 激发经营主体新活力

发布日期:2025-09-19 17:52 来源:信用监管科 作者:袁娜 浏览次数: 字号:

为进一步规范市场监管领域涉企行政检查行为,优化营商环境,充分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淮南市市场监管局通过“无感监管、无事不扰”双轮驱动,“精准画像、规范程序、动态管理、包容监管”组合动力,在全市率先探索试行市场监管领域涉企行政检查“双无”监管新模式。

精准画像,明确“双无”准入标准。强化问题导向,将问题发生率低、投诉举报量少、危害后果轻微、可通过非现场方式实现监管目的等低风险事项纳入“无感监管”事项清单。坚守信用底线,对近1年无违法记录、近3年无重大安全质量事故、近3年内被投诉举报数量较少、法定代表人无失信被执行记录的企业纳入“无事不扰”白名单。通过严格筛选,共梳理出市场监管领域“无感监管”事项清单109项,同时首批52户“无事不扰”白名单企业将作为榜样,引领更多的企业一同进步,为淮南市的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规范程序,确保监管公开透明。形成“编制初稿-集体讨论-形成定稿-公开公示”的“无感监管”事项清单建立机制,通过部门审核、公开公示,提高清单专业度。构建“名单推荐-信用审查-集体会商-对外公示-正式发布”的“无事不扰”白名单准入机制,经过信用审查、部门联审、对外公示,确保名单公信力。

动态管理,激活进出一池春水。“无感监管”检查事项清单实行动态调整机制,根据法律法规规章的修订、政策调整、监管实际需要以及企业反馈等情况,及时对清单进行调整。“无事不扰”白名单实行“定期更新+即时调整”措施,每2个月动态调整“白名单”名单,企业存在逃避监管、弄虚作假、承诺不实等行为的,即时移除。对退出后重新入选名单内的经营主体,设定“观察期”,信用升级后企业可以自主申报或部门推荐再次入榜。

包容监管,为诚信企业减负赋能。对列入“无感监管”的检查事项和“白名单”的企业,日常监管实行“无事不扰”,除涉及安全底线、投诉举报等7类特殊情形外,各级市场监管部门不得随意开展行政执法检查。推行包容审慎柔性执法,对“白名单”实行首违不罚(符合首违不罚适用条件的),运用说服教育、劝导示范、警示告诫等柔性执法方式督促企业自觉守法,诚信经营。对于“白名单”企业,还在政策扶持、信用合规建设、项目申报、评先评优等方面给予优先考虑和倾斜,让企业真正尝到“甜头”。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