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六届淮南市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第38号提案的答复函
刘成军委员:
您好!您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六届淮南市委员会第四次会议期间提出的关于加强农村食品安全监管的建议收悉,经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市市场监管局严格落实“四个最严”要求,紧盯农村假冒伪劣食品,坚持标本兼治、打建结合理念,凝聚合力、靠实责任,明确任务、细化措施,形成假冒伪劣食品“有人管、管得住,有人查、查得清”的良好局面,全市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专项整治成效初显。
一、强化组织领导
淮南市市场监管局高度重视农村食品安全工作,召开专题会议,传达上级文件精神,制定专项治理工作实施方案,对全市开展农村假冒伪劣食品安全专项整顿治理行动进行了全面细致的安排部署。印发《淮南市关于印发全市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专项整治行动方案的通知》,明确了责任分工,细化了工作任务,层层抓落实,层层有监督。按照日常监管工作要求对辖区食品生产经营户进行全覆盖检查,督促生产经营者落实法定责任和义务,完善进货查验、索证索票等制度。进一步压实食品生产经营安全监管责任和主体责任,不断强化食品生产经营安全风险防控和问题整治力度。
二、全面排查监测
全市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将“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专项整治行动”纳入本年度重点工作。整治行动聚焦重点场所、重点品类、重点问题,以农村小作坊、食杂店、餐饮店等为突破口,严查无证经营、超范围经营等行为;针对“三无”食品、过期食品、“山寨”食品开展地毯式清查;严打虚假宣传、价格欺诈等违法违规行为。执法人员逐户检查进货查验、索证索票及食品标签标识,规范特殊食品经营秩序。聚焦原料污染、知假造假、欺骗误导消费等问题,各条线全面开展排查整治。对于假冒伪劣食品问题线索,进行综合研判,逐一穿透核查,查明来源和流向,彻底铲除生产源头和销售链条。今年以来,检查食品生产经营主体2350户次,排查发现食品经营主体涉嫌违法线索23条,组织监督抽检660批次,立案查处违法案件54起,移送公安机关案件1起。
三、强化宣传引导
通过在人群密集的农贸市场设立展板、发放传单等形式,广泛宣传食品安全常识,普及科学饮食知识,引导公众正确选购食品,增强公众的食品安全和自我防护意识。充分发挥新闻媒体舆论监督作用,及时曝光食品违法犯罪案件,大力宣传优质食品、优良品牌,努力营造人人关注食品安全、广泛参与食品安全的良好社会氛围。深入开展“你送我检”食品快检便民服务活动。专项行动以来,开展“你送我捡”食品快检活动8次,检测食品100余批次,并将检测结果现场告知送检群众。与公安部门联合在政府官网发布《关于公开征集制售农村假冒伪劣食品问题线索的公告》,在公众号播发消费提示,针对农村地区特点,制作发放(布)《致广大市民朋友的一封信》、《淮南市农村地区食品销售主体责任明白纸》和《提高辨别能力谨防假冒伪劣宣传手册》等宣传品3个共5000余份。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创新宣传方式。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科普,制作短视频、漫画、顺口溜等通俗易懂的宣传材料,开展“食品安全进村入户”活动,现场讲解假冒伪劣食品识别方法。
二是完善监督检查机制。针对食品生产经营的各个业态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专项检查和联合检查,开展“回头看”行动,对问题高发区域进行重点复查,建立动态监管清单。
三是加大抽检力度。结合“14个重点问题食用农产品整治”,针对农村市场存在的食品安全问题,大力开展监督抽检和执法抽检活动,为执法办案提供证据支撑。
淮南市各级市场监管部门以“食安守护”、“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专项整治行动”为契机,持续开展农村食品安全专项治理,严查风险隐患,取得了一定效果,但与老百姓的期望还有一定差距,食品安全监管是一项长期工作,今后,我局将根据委员的建议,继续加强对食品监管的力度,认真抓好各项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落实,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感谢您对我市食品安全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再提宝贵意见!
办复类别:B类
联系电话:2688014
联系人:汪洋
2025年7月18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