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市创新推行“分类动态核验”机制,精准破解市场主体实名认证难题

发布日期:2025-04-09 16:55 来源:企业登记注册局 作者:焦青 浏览次数: 字号:

针对当前市场主体登记中存在的实名认证制度覆盖过广、特殊情形验证难等问题,淮南市市场监管局印发《关于合理划定线下实名认证范围的通知(试行)》,通过建立“业务类型+风险等级”机制,有效提升登记便利化水平。自业务开展以来,全市累计优化办理登记业务200余件,惠及国企改制、破产重组等特殊情形企业20余家,相关做法获省局简报刊发推广。

一、首创“三单分列”核验标准体系。一是建立“负面清单”:明确11类业务场景核验范围,如注册资本变更须核验相关股东、股权转让需验证交易双方等,实行“非必要不核验”。二是设置“豁免清单”:对歇业备案等6类低风险业务,仅需核验法定代表人;破产企业可凭法院文书免于企业相关人员认证。三是动态“补充清单”:登记机关可根据实际情况追加核验对象,系统自动记录裁量依据。

二、构建"双轨并行"认证服务模式。全程电子化业务闭环:全程网办业务严格按国家标准认证,与线下业务形成“数据隔离带”。线下核验智能化:系统自动识别业务类型生成《核验人员提示单》,对非关键人员(如不涉及权益变更的监事)实行"一键豁免" ,支持视频认证等替代方式,为无法到场的股东、管理人员等提供解决方案。

三、建立“分级响应”特殊情形处置机制。一是法院协同机制:针对企业破产注销、强制股权转让等凭司法文书办理的,核验工作人员、管理人身份。二是股东失联备案:对符合《公司法》决议程序的,以“法定代表人+决议股东”认证替代全员核验。三是紧急通道服务:对上市公司等特殊主体,提供“事前预审+容缺受理”服务。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