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好“入口”关,粉碎食品安全谣言(第二期)

发布日期:2024-12-02 17:18 来源:食品安全协调科 作者:食品安全协调科 浏览次数: 字号:

食品安全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网络上充斥着许多食品相关谣言,这些谣言往往缺乏科学依据,但却被广泛转发。为破除食品领域谣言,有效普及科学的食品安全知识,10月以来市市场监管局开展食品安全谣言征集活动,收集到群众有关反馈,并定期进行辟谣解惑,现公布第二期。

谣言一:睡前喝牛奶有助睡眠

辟谣:是假的!

真相是:牛奶中的蛋白质中含有色氨酸,但牛奶中的色氨酸很难穿过血脑屏障运送到大脑里,无法起到改善睡眠的作用。有研究证明,皮肤温度上升,可使入睡速度加快,如洗个热水澡更容易让人进入梦乡。但是,热牛奶进入胃肠道里,只是胃部感到温暖,并不能让皮肤的温度上升。

谣言二:喝牛奶拉肚子是因为牛奶中含易过敏物质,一点都不能喝

辟谣:是假的!

真相是:大多数人喝牛奶后出现拉肚子的情况,主要源于乳糖不耐受,当乳糖摄入量超出个体耐受范围时易导致腹泻。只有少部分人一点牛奶都不能喝,是对牛奶中特定成分过敏。

谣言三:罐头食品有很多防腐剂,不能吃

辟谣:是假的!

真相是:大部分罐头,比如常见的水果罐头,都要根据GB2760-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的规定进行生产,不允许添加任何防腐剂。少部分罐头,如肉类罐头,由于工艺或原料限制,国家标准允许添加少量防腐剂。但以我国的生产技术而言,目前多数工厂仅依靠灭菌技术就能确保肉类罐头在适当条件下长期保存,不需要额外添加防腐剂,因此市面上销售的肉类罐头大多不含有防腐剂。

谣言四:喝弱碱性水能改变身体酸碱度

辟谣:是假的!

真相是:喝弱碱性水不能直接改变身体酸碱度。食物根据燃烧后残留灰分的化学性质被划分为成酸食物和成碱食物。这种分类主要反映了食物的化学组成,而非其直接对人体酸碱度的影响。食物在人体内经过消化、吸收及代谢,产生酸碱代谢产物,但人体具备强大的酸碱平衡调节机制,能自动维持血液酸碱度稳定。酸碱平衡是体内各种代谢产物综合作用的结果,并不是某一种食物能改变的。

谣言五:喝鲜榨果汁等于吃水果

辟谣:是假的!

真相是:喝鲜榨果汁和吃水果两者之间的营养本质存在着差异。水果榨成汁后,其中的糖分被浓缩,导致糖含量变高。其次,在榨汁过程中,水果中的膳食纤维几乎全部被丢弃。此外,水果中的维生素C、β-胡萝卜素、多酚类抗氧化物质在榨汁过程中也会有一定的流失。

分享到: